道路安全措施




据专家估计,改善道路安全配套,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意外死亡率达43%。本议会也深信,通过发展安全的道路,交通意外及其严重程度会大大减少。道路安全改善措施旨在透过加固路段、路边及道路交界设计,尤其在公路及主要道路等交通意外频发地点,以防止及减少严重车祸发生。


修整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道路驾驶者及行人的道路安全,去年运输署在约100 个交通意外频发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寻求合适的交通工程及管理改善方案。交通意外频发点的数目,已由1994 年的140 个下降至2010 年年底的79 个。


工程措施

为了改善道路安全环境,路政署、运输署、警务处及消防处紧密合作,在部分双向行车道中央分隔栏的紧急出入口,以「可移动混凝土护栏」或「活动钢护栏」取代传统的管状防栏,当交通意外发生时,能有效防止失控的车辆冲过对面的行车道,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可移动混凝土护栏   八米活动钢护栏

由一系列预制混凝土组件组成的「可移动混凝土护栏」,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可利用起重设备于一小时内移除,以提供紧急出入口作交通改道安排。

「活动钢护栏」则为救援车辆提供紧急出入口和交通改道,护栏由坚固、可移动及可更换的单件组成,让救援队伍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辟通道。

「可移动混凝土护栏」及「活动钢护栏」的防护能力可媲美传统护栏。截至2010 年,路政署已在全港安装了33 套「可移动混凝土护栏」及21 套「八米活动钢护栏」,以取代传统管状防栏,并以传统的混凝土护栏封闭了19 处紧急出入口。

现在有些紧急出入口具有为紧急车辆疏导交通及提供快捷方式的双重用途,但以「八米活动钢护栏」开辟的通道未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以达到疏导交通目的,而移开「可移动混凝土护栏」则需时较长。鉴于此情况,路政署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使用「十六米活动钢护栏」,并已于2009 年在北大屿山公路首次试用。试验成功后,已于2010 年在北大屿山公路安装了9套「十六米活动钢护栏」。


车辆检验

本港各类车辆在登记前均须进行类型评定检验,以确保符合《道路交通条例》的规定。所有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巴士、小型巴士、的士及拖架,均须接受登记前检验及以后每年车检。此外,车龄超过6年的私家车也必须每年通过检验。车主需妥善保养其车辆,确保它适合在道路上行驶。

于 2010 年,运输署继续更新及修订本港的车辆规例,包括汽车照明装置规例、制动系统规例及车门规例等,并规定公共小巴安装车速限制器。


敎育    
法例与执法